威人斯尼登录网
科学研究

科研团队

浏览次数:

不对称合成科研团队

主要在新型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合成、不对称催化反应和策略、生物活性手性分子的合成等方向开展研究。现有教师6人(冯小明院士,刘小华教授,林丽丽教授,董顺喜教授,曹伟地教授和周宇乔博士),在不对称合成绿色化学方向招收硕/博士研究生。课题组在手性双氮氧、胍等配体和催化剂发展方面独具特色,研究成果显著,已发表SCI论文460余篇,包括Acc. Chem. Res. 3篇,Chem. Rev. 2篇,Chem. Soc. Rev. 1篇,J. Am. Chem. Soc. 18篇,Angew. Chem. 55篇,Nat. Commun. 4篇,Chem 1篇。授权美国发明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5项,技术转让2项。部分研究工作入选了中国科学院2012年《科学发展报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和“2011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团队成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和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先后承担多项研究项目,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创新研究群体项目、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区域联合基金项目、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等;科技部973项目课题;教育部重要人才计划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博士点基金优先领域类项目、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基金项目;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项目等。

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研究团队

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研究团队由王玉忠院士于1994年建立,现已形成了一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重要人才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四青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四川省天府人才计划青年人才、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等中青年优秀学者组成的教学、科研与技术开发团队。包括19位教学科研岗和教辅岗教师,其中正高职称1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和教育部及四川省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8人,特聘研究员3人,高级实验师3人、实验师和专职博士后等3人。团队先后入选“教育部创新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团队坚持四个面向做科研,既做基础研究,又做应用研究;不仅做学术引领,而且要攻克瓶颈技术。在团队所从事的环境友好阻燃材料、生物基与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的循环与升级回收等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领域,近10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重点、重大仪器基金、重点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40余项国家级项目,同时还承担许多国内外企业委托项目(近三年合同经费上亿元),不仅发表了大量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发表的论文SCI引用仅在2021年一年就超过4千次),而且发明的专利(目前已获16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技术实施应用也创造了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三大奖,有3项基础研究成果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选编》。团队创建了环保型高分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新型防火阻燃材料开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和环境与火安全高分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高等学校环境与火安全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111计划”,与国外许多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7个国家/省部创新平台,为科技创新、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团队潜心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根本,秉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让优秀成为习惯”培养理念。团队承担的本科生骨干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并被评为四川省精品课程及四川大学校级课程思政榜样课程,指导的本科生在全国各类科技竞赛多次获奖,与本科生培养相关的成果获得了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团队注重强化研究生的过程培养,不单纯以论文评价学生,而是通过研究生各个培养环节和平时各方面表现的综合“绩点”与学位论文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设立了“开题报告/进展报告奖”、“科研难题挑战奖”、“技术开发与成果奖”、“学术活动优秀奖”、“文体活动优秀奖”、“公益活动优秀奖”、“好师兄好师姐奖”、“优秀毕业研究生奖”以及为当年在创新等方面表现特别突出的研究生设立的实验室最高奖—“实验室主任奖”等,还为在团队从事科研训练和毕业论文的本科生设立了“优秀本科生奖”,鼓励学生全面发展,体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模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至今已培养了数百名硕/博研究生,多数已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知名企业的学术带头人、高管和骨干。(详情见http://polymer.scu.edu.cn/)

超分子科学团队

化学学院超分子科学团队专注于由超分子自组装引发的物理和化学行为的研究。着重探讨新型超分子结构的构建及其对化学反应、光物理和光化学特性以及分子识别和传感的特殊影响,发展全新超分子体系和理论,进而开拓新一代超分子材料和器件。团队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人。其中袁立华教授专注于氢键芳酰胺大环、柱芳烃相关的主-客体行为、离子对识别、互锁结构构筑及其功能调控等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展开了用于镧锕系离子分离萃取的柱芳烃类萃取剂研究。杨成教授和伍晚花副教授从事超分子光化学和手性超分子科学的研究,包括开发手性分子机器,构建新型超分子光化学反应体系,建立超分子上转换发光新理论。张琦教授专注于超分子仿生催化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采用动态化学键化学和组装后修饰等手段来构建具有催化活性的超分子模拟酶,为提高有机反应的选择性和效率寻求新的解决方案。成楚旸教授一直从事关于分子机器、超分子化学和大环化学的研究,当前着眼于张力大环的设计与合成,以及基于此类大环的超分子化学和分子机器的相关研究。李晓伟特聘研究员致力于设计合成结构新颖的人工受体,包括自组装交联胶束、共价(金属)分子笼、有机功能大环分子等,并将其作为研究工具,探索在仿生分子识别、拓扑超分子/高分子功能材料以及超分子催化等方面的应用。

团队一人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三人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近年来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四川省科技厅基金等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团队积极推进高水平创新,近5年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包括Nat. Nanotech. 1篇,Nat. Chem. 2篇, Nat. Catal. 1篇,Chem. Soc. Rev. 1篇,Acc. Chem. Res. 1篇,以及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和Nat. Commun. 三杂志上20余篇。

催化材料研究所团队

催化材料研究所于1995年建立,陈耀强教授任所长。催化材料研究所以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应用研究和技术转化相结合,以科研平台和项目带动学科发展为主要特色,产学研紧密结合研究所。研究所的学科方向为催化化学,催化材料的制备科学与技术和环境催化。以服务国家环境保护的重大发展战略,净化机动车尾气,实现蓝天白云梦想为己任,以发展汽油车,柴油车,天然气车,摩托车,工程机械尾气净化催化材料和催化剂的制备科学与技术及产业化,VOCs净化催化剂的制备科学和技术为目标,以股权制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机制实现了上述催化剂的产业化。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40多项,其中97.3子课题2项,863子课题3项,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项(重点课题一项)。发展了高性能稀土储氧材料,耐高温高比表面材料等10多种催化材料的制备科学和技术。在此基础上,发展了汽油车三效催化剂(TWC),密偶催化剂(CCC),柴油车氧化催化剂(DOC),选择性还原催化剂(SCR),催化颗粒物捕集器(cDPF),氨氧化催化剂(ASC),天然气车催化剂和摩托车催化剂的制备科学和技术,参与创建来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企业中自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于20211022日上交所科创版上市(股票代码:688737),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技术企业和内燃机标准委员会催化剂工作组组长单位(主导国家及行业尾气净化催化剂的标准制定),研发了产业化关键设备,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材料和催化剂生产线,实现了汽油车,柴油车,天然气车,摩托车,工程机械尾气净化催化剂的产业化和全产业链创新。产品进入一汽、二汽,玉柴、潍柴,宇通,铃木、雅马哈等5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其中天然气车和摩托车催化剂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30%,超过巴斯夫,庄信和优美科等3家国际顶尖企业,居第一;并出口德国,意大利等,为国家排放标准的实施和空气质量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尾气净化催化剂的研究整体处于国际同等水平,团队为国内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机动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研究团队,得到了同行的广泛认可。目前,上述催化剂正在向准零排放发展。

催化材料研究所创建和参与创建的科研平台为:四川省环境催化材料工程技术中心,四川省机动车尾气净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绿色化学及清洁生产技术重点实验室,移动源污染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省内燃机排放控制产业研究院,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同时,团队成员在中国化学会催化委员会,中国稀土学会,中国稀土学会专家组,移动源污染控制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专家委员会,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稀土功能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中国内燃机学会后处理技术分会,中国能源学会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学会大气分会,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机动车废气净化专业委员会,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技术和标准委员会标委,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任职。上述科技平台的建立,多个学会和行业协会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已发表论文(SCI4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获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项,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40余人。

放射化学科研团队

四川大学放射化学始建于1958年,是目前我国仅有的2个专门培养放射化学本科和研究生人才的特殊学科点之一。放射化学科研团队现有在职教师6人,其中“杰青”1人,“国家青年人才”1人。团队主要研究方向有新型萃取剂及萃取工艺流程开发新型功能材料与放射化学分离环境放射化学锕系理论化学等。随着国家安全需求日益增加和核能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团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绩。2012年获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放射化学特殊学科点项目资助;2017年和2022年都进入了双一流学科建设。

柔性显示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

柔性显示材料与器件研究团队长期致力于构建有机光电功能材料的合成化学基础研究,并以此开发有机光电材料。研究团队是国内最早,也是国际上率先开展推动C–H键活化构筑有机功能材料的代表性团队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研究团队已经逐步从单一有机合成团队发展成具有多学科交叉背景团队,建立了先进的光电转化器件制作、性能测试及表征平台。研究团队现有教师6人(游劲松教授、兰静波教授、高戈教授、吴迪副教授、杨宇东副教授、宾正杨特聘副研究员)。

有机光电材料是OLED显示面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OLED产业链中高技术壁垒的领域。研究团队的目标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有机光电材料,如传输材料、发光材料和主体材料等,突破国外的专利限制,攻坚技术壁垒,从而把化学反应式写在祖国大地上。研究团队近期在设计合成新型非传统结构OLED材料及其OLED器件制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

迄今发表论文270余篇,其中在Rev. Chem.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Nat. Commun.等具有重要影响的期刊上发表论文近60篇,授权国际国内发明20余件,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持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合作项目总经费逾5000万元。

研究中心在有机合成有机功能材料方向招收硕/博士研究生。 

生物质转化与绿色合成团队

生物质转化与绿色合成团队是在成员长期合作教学科研的基础上形成的,可追溯到1997年四川省绿色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的组建,积极参加能源植物生物燃油制备及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生物质能源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团队带头人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胡常伟教授,同时也是国家绿色化学教学团队负责人。团队现有教职工7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约50人,另有多名本科生从事毕业论文和各种科研训练工作。科研团队负责的本科生课程包括全英语语课程《绿色化学》、《大学化学》、《物理化学》、《化学专业英语》、《无机化学实验》、《大学化学实验》、《绿色化学实验》等,同时还对相关研究生开设课程数门。

团队主持编写了国家十一规划、十二规划教材《大学化学》,主持建成了《大学化学》国家一流课程,《绿色化学》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示范课程和国家资源共享课程、MOOC国际国内同时开放。获得国家教学名师奖,四川省教学名师奖,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多次。

团队围绕资源有效利用和从源头上消除环境污染开展研究工作,目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横向合作等研究项目。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等。出版多部学术专著/编著;取得3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迄今已发表SCI学术刊物400余篇, IF > 10 40余篇。

有机金属络合催化研究团队

四川大学有机金属络合催化研究所主要从事有机金属络合催化的基础创新研究及其工业应用技术开发,包括烯烃氢甲酰化、不饱和化合物和羰基化合物的选择加氢、潜手性化合物的不对称加氢、有机化合物的选择氧化、吡啶类化合物的官能化和环转化、苯胺烷基化反应合成烷基苯胺清洁技术,醇为原料无受体脱氢制备醛、酸、酰胺和腈类化合物,以及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等。在水溶性膦配体和铑膦配合物催化剂制备,以及水溶性铑膦催化剂体系在水-有机两相中催化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方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在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提出了介稳态胶束-离子对作用机理,发现了双长链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两项体系中长链烯烃氢甲酰化反应有极大的加速作用,证明了它们在水溶液中泡囊的形成和对反应加速的作用机理,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烯烃氢甲酰化合成醛的清洁技术。迄今为止,已有7项成果实现工业化应用,其中,乙烯制丙醛(4万吨/年)、丙烯制丁辛醇(20万吨/年)、费托合成烯烃制高碳醇(2万吨/年)的工业化应用,打破了国外公司在该领域的技术垄断,也为我国费托煤制油产业的高值化产业升级提供了新的途径,解决了限制高碳醇下游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原料瓶颈问题。研究成果获得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新疆自治区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奖2项,在Nat EnergyNat Sci RevEnergy Environ Sci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J Mater ChemOrg LettChem CommJ Catal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研究论文280余篇,授权专利 30余项,合作出版催化方面著作5部。

化学生物学科研团队

化学生物学科研团队可追溯至2003年成立的化学生物学教研室,团队带头人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余孝其教授。团队现有教职工8人,其中教授/博导4人、副教授3人、实验师1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约40人,另有多名本科生从事毕业论文和各种科研训练工作。科研团队负责的课程包括双语课程《生物化学》、专业特色课程《化学生物学基础》和《化学生物学实验》,以及《酶与酶工程》、《生物无机化学》等本科选修课程和数门研究生课程。

科研团队坚持基础创新与应用研究并重,主要从事生物纳米材料、生物荧光探针、生物催化和转化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发展集化学、生物、材料于一体的交叉学科,致力于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新型核酸/蛋白/药物载体、疾病诊断与检测新试剂等新材料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科研团队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技部“973”及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支持。曾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四川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出版多部学术专著/编著;取得10余项中国发明专利授权;迄今已发表SCI学术刊物400余篇。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120余人,其中很多为西部地区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0多年的基础创新研究与技术开发应用的历程中,研究团队和企业一直保持着紧密且良好的合作关系,成功建立了符合科研与工业化应用客观规律,兼顾高校教学及创新人才培养与各量级放大实验的高新技术产学研开发体系,在国家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探索出了一条高校实验室基础创新与企业产业化应用相结合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

20224月更新